【新聞回放】
2002年7月9日,本報在頭版頭條刊發《兩億元稅收是如何實現的》,報道了揚子江藥業集團在2001年的高基數上,又跨新臺階,2002年上半年銷售同比增長23%,累計繳納稅收2億元,同比增長62%。當年,國際第二大咨詢公司、美國麥肯錫公司在綜合調研中國近千家公司后得出結論,揚子江是中國最優秀的技術創新型企業之一,是最有競爭力的科技型企業之一。
2002年至2012年的十年間,揚子江集團銷售總量增長了9倍。今年上半年,揚子江利稅已經達到十年前的10倍多。
“十年前的2億元稅收和十年后的10倍增長,不可同日而語,卻同樣是沉甸甸的。”揚子江藥業集團董事長徐鏡人說,如今,在泰州建設醫藥名城目標引領下,在開放創新“雙輪驅動”戰略推動下,揚子江正大步走向世界。
實施“同心多圓”擴張戰略
揚子江藥業集團是科技部命名的全國首批創新型企業,現有員工8000余人,總資產100多億元。產品中西藥并舉,覆蓋抗菌藥、循環系統藥、消化系統藥等10多個系列,有20多種劑型,營銷網絡覆蓋全國。
“這在十年前,只是個設想。”徐鏡人說,近十年來,揚子江發展勢頭迅猛,基本完成了立足“長三角”,挺進“珠三角”、京津塘和成渝經濟圈,實施“同心多圓”的擴張戰略。
2002年,揚子江第一個子公司破土動工,集團“同心多圓”的戰略也隨之全面實施。
十年來,集團已相繼投資20多個億,在上海、成都、廣州、北京等城市,建起海尼、海陵、海蓉、海燕、海瑞、海慈、海莎等一批以“海”字命名的子公司。
由“制造”邁向“創造”
了解揚子江的人都知道,最初的揚子江只是口岸鎮儀表廠的一個制藥車間,以低端制造為主,生產百爾定、百乃定兩種針劑和板藍根等常見普通藥物,沒有自己的特色藥品生產。
而如今,揚子江自主研發的新藥已經達到60多種,其中藍芩口服液、地佐辛注射液等享譽全國,實現了由“制造”向“創造”的華麗轉身。
二十世紀90年代,揚子江初嘗“創造”,成功開發出“胃蘇顆粒”,市場銷售一炮走紅。隨后,銀杏葉片、藍芩口服液、地佐辛注射液等一批拳頭產品陸續問世,獲得很好的口碑和市場。
近十年里,揚子江一邊不斷創造新的產品,一邊在集團的管理、技術等方面強化改革,廣泛引進高新技術、高新設備,實現向國內一流企業的跨越。
2005年,揚子江率先在全國醫藥行業實現產值、銷售雙雙突破百億大關;2006年,揚子江加快推進美國FDA、歐盟GMP認證,全面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;2008年,揚子江被科技部命名為全國首批“創新型企業”;2009年,揚子江制定和實施新的戰略規劃;2010年,揚子江啟動植物藥項目的歐盟注冊工作以及中藥標準的制定等;2011年,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唯一的國際合作重點研究室——中藥質量控制重點研究室落戶揚子江集團總部中藥所……
視人才為最重要資本
美國鋼鐵之父卡耐基說:拿走我的全部財產,把人才留給我,幾年后,我又是一個鋼鐵大王。
十年來,為構筑人才高地,揚子江頻出大手筆,人才集聚呈現高速發展的勢態:目前,揚子江本科、碩士和博士學歷人才達2000余人,從國內知名企業或研究機構引進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中高層人才100多名,引進具有海外工作經歷的高層次人才數十名,本科以上學歷的各類人才總數已達2500多名,各類技術人才占全廠內線職工的比重,由十年前20%上升到50%。
2006年,揚子江內部實施培訓師工程,向全公司提供優秀課程的網絡商學院,使員工獲得不斷充實、完善自己的機遇和平臺;2010年,集團根據《干部管理制度》規定,對集團藥物研究院等重要崗位實行公開競聘,15名優秀人才走馬上任,平均年齡28歲,碩士研究生學歷8人;2011年4月,集團對地佐辛注射液研發項目有功人員趙文鏡課題組,獎勵銷售提成48.65萬元,在集團營造了一個有利于人才成長和科技創新的環境。
嚴把六道質量關
徐鏡人念念不忘兩件事:一件是2004年,人民網組織70家網站,請網民評選最滿意產品,結果80萬網民投票下來,揚子江藥業生產的“胃蘇”顆粒榮獲中國產品質量用戶滿意度第一品牌;第二件是衛生部部長陳竺前兩年到香港考察,當地醫療界普遍向他反映,揚子江的藥有競爭力,售后服務不亞于外國藥。
來自民間的喝彩,讓徐鏡人如沐春風又倍感責任重大。“寧可多花錢,也要做放心藥。國家只有一個質量月,揚子江有3月、9月兩個質量月。揚子江要生產門類這么多的藥,光原料就多達數百種,一個環節都不能搞錯。”
十年來,揚子江建立健全了從研發、供應、生產到售后服務全過程的質量管理體系,嚴格把好研發、采購、生產、放行、儲存、售后六道質量關。
2004年至今,揚子江連續八年蟬聯全國醫藥行業QC成果(質量控制)評選活動金牌總數第一名,榮獲“全國醫藥行業質量管理優秀企業”稱號。在全國4000多家制藥企業百強排名中,揚子江2009年和2010年連續兩年榮登“全國醫藥工業百強榜”首位。
眼下,集團有22個產品的質量達到美國或英國藥典標準,固體制劑車間順利通過歐盟GMP認證,10個生產車間共12個制劑劑型、6個原料藥品種順利通過國家新版GMP認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