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2月18日,省委、省政府召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座談會,揚子江藥業集團董事長徐鏡人被授予“為江蘇改革開放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個人”稱號。

“是改革開放,給揚子江藥業帶來生存、發展與壯大的契機!”回顧發展歷程,集團掌舵人徐鏡人感慨萬千:40多年前,揚子江藥業從一個制藥車間起步,現已發展成為擁有16000余名員工、20多家成員公司的大型企業集團,一步步成長為全國醫藥工業領軍企業。

“鍛造這一醫藥行業奇跡的,正是揚子江藥業自身艱苦卓絕的努力,同時也有改革開放這一時代春風的強勁推力。”省社科院課題組認為,要贏得發展,就必須勇于改革創新。揚子江藥業就是這樣一家企業,在改革開放浪潮中茁壯成長,以其輝煌業績對改革開放作出了生動闡釋。

矢志不移抓質量,用“工匠精神”做好每一粒藥

近日,揚子江藥業集團上海海尼藥業有限公司《基于黃金圈法則的藥品質量風險管控》榮獲上海市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年度一等獎。海尼藥業此前已獲上海市質量管理獎、上海市質量金獎等榮譽。

揚子江藥業建廠47年來,秉承“任何困難都不能把我們打倒,唯有質量”的質量精神,弘揚“為父母制藥、為親人制藥”的質量文化,在長期實踐中吸收“黃金圈法則”理念,探索出“揚子江藥業質量風險管控模式”。該模式將質量精神、質量文化貫穿藥品生產經營全過程,倡導“質疑”,強調“持續”,實行高標準的動態管控。

為了讓藥品生產更加精準可控,揚子江藥業投入數十億元引進了一批投料機器人、日立燈檢機、進口壓片機、粉體輸送可稱配設備等關鍵設備,從材料前處理、提取、配料、燈檢、物流倉儲等各環節,實現對藥品生產過程參數及環境潔凈度的精細控制。“我們斥巨資引入全自動生產系統,可最大程度減少人為因素帶來的污染風險,保證藥品品質。”集團副總工程師徐開祥說。

如何抓質量?抓質量的抓手何在?揚子江藥業尤其注重對員工“工匠精神”的鍛造,引導他們高標準做好每一粒藥。集團每年開展兩次全員“質量月”活動,并常態化開展群眾性QC(質量控制)小組活動。與許多藥企只有幾個QC小組不同,揚子江藥業120多個QC小組常年活躍在生產、科研、質量、經營、后勤等一線,堅持尋找問題,開展質量及技術攻關活動。到目前,集團累計開展1000多項QC課題攻關活動,有10多項QC成果填補中外技術空白。去年7月,在第39次全國醫藥行業QC成果評比中,揚子江藥業申報的102個項目全部獲得金獎,蟬聯全國醫藥行業QC成果一等獎總數“十四連冠”。集團2018年還派出4個QC小組參加國際質量管理小組大會,全部斬獲金獎,至此揚子江人在歷屆國際質量大會上已獲金獎17項。

與時俱進謀創新,千人研發團隊聚焦“高精尖”

醫藥屬于朝陽產業,也是高技術、高投入、高風險行業。對制藥企業而言,沒有創新就不能生存,更談不上發展。在泰州江邊投產的龍鳳堂項目,匯集中藥現代化技術研究中心、新藥研發中心,以及藥材自動化前處理、智能投料、機器人碼垛、自動控溫立體高架庫儲存等技術,創下中國中藥智能工廠建設的一大奇跡。

揚子江藥業把研發創新作為戰略基點,致力于國家一類新藥和創新藥物的研發,引進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端研發創新人才,建立國際化研發體系。集團相繼成立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、中藥制藥工藝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、藥物制劑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、院士工作站等一批創新研發平臺。同時,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設立研發機構,形成由資深科學家、高層次人才領銜,總人數超過1100人的創新團隊,匯集百余名博士、300多名碩士,引領揚子江藥品向“高精尖”轉型。

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,集團持續加大研發投入,現已形成中西藥并舉、10多個系列、200多個規格的產品組合,形成了“研發一批、生產一批、儲備一批”的產品梯隊。在上市品種中,專利產品占公司銷售收入的50%以上。企業有156項發明獲授國家發明專利,承擔8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,主持和參與192個國家和行業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,已有5個中藥材標準錄入《歐洲藥典》。集團近年來相繼榮膺“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”“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”“中國醫藥研發產品線最佳工業企業”等稱號。

奮力拼搏拓市場,持續創新打造營銷核心競爭力

揚子江人緊跟國家“醫療、醫保、醫藥”三醫聯動改革要求,致力向社會提供優質藥品和高效健康服務,努力讓農村和社區患者買得起、買得到療效好的藥品。

從企業出身看,揚子江藥業原本就不是計劃經濟的產物。一直以來,揚子江人勇闖大市場,不斷創新營銷理念與手段,持續打造營銷核心競爭力。企業銷售管理單元不斷細化,形成覆蓋醫院、零售和基層醫療三大終端,9大局、40多個省公司的經營管理機制,銷售網點輻射全國6000多家醫院、數萬家藥店和社區門診,產品覆蓋各種銷售渠道和不同層次的市場,為銷售連年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
連續17年獨家資助中華醫學科技獎,連辦六屆健康中國醫藥連鎖高峰論壇,還資助“吳階平醫學獎”“中國醫師獎”等評選,支持中華醫學會、中國藥學會等開展各類學術活動,大力支持祖國醫學科技進步與衛生事業發展,揚子江人矢志不渝,并加快向學術營銷轉型。“產業界與學術界強強聯合、協同創新是必然趨勢。”徐鏡人認為,揚子江多個藥品開發的成功,得益于企業與學術界的緊密聯合。

“中國產品質量用戶滿意第一品牌”“全國醫生推薦用藥”“中國中藥名牌產品”……這一系列品牌正把揚子江產品優勢推向海內外。

他們還致力于按照美國FDA和歐盟GMP的實施標準,以全球視野樹立中國制藥“質量標桿”。目前,揚子江藥業有85個品種在23個國家或地區獲得注冊批準,胃蘇顆粒、藍芩口服液、黃芪精等10個中藥品種出口至俄羅斯、新加坡等地。

 http://xhrb.jschina.com.cn/mp3/pc/c/201901/23/c587931.html